安全生产学习资料——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 (二)
来源: 周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时间: 2025-09-11 16:13:0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有限空间作业

序号

风险点

 

1

未审批作业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需明确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开展风险分析,制定并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2

未交底作业

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包括作业内容、安全风险、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处置措施。

3

未隔离警示作业

作业前应在作业现场设置围挡,封闭作业区域,并在进出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

4

无防护用品作业

作业前应配备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如通风设备、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呼吸防护用品、气体检测报警仪、照明器材、通讯工具等。

5

未通风检测作业

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作业过程中应持续通风、连续监测。作业中断的,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6

无监护作业

监护人员全程进行监护,与作业人员保持实时联络,不得离开作业现场或者进入有限空间参与作业。

7

盲目施

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按照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组织科学施救。未采取个体防护、安全隔离、持续通风等救援防护措施盲目施救的,监护人员应当予以制止。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涉爆粉尘

序号

风险点

 

1

粉尘清扫制度未落实

应对生产过程产生粉尘进行风险分析,编制相适宜的粉尘清扫制度,明确清理范围、周期、方式和责任人员,在相关涉爆粉尘危险场所醒目位置张贴,落实粉尘清扫制度并做好清扫记录。

2

违规设置涉爆场所和设施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应设置在非框架的多层建(构)筑物内: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不应设置员工宿舍、会议室、办公室等人员聚集场所;
2.涉爆粉尘环境电气设备、线路应规范选用与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相适应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3

违规设置除尘系统

1.不应采用以沉降室为主的重力沉降除尘方式;不应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2.严禁将不同类别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严禁不同建(构)筑物、不同防火区共用一套除尘系统或除尘系统互相联通;
3.铝镁等金属粉尘严禁采用正压除尘方式;采用湿式除尘系统的铝镁等金属粉尘企业,应设置确保连续供水的装置,防止湿式除尘“干式”运行;
4.干式除尘系统应采取泄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爆炸防控措施。

4

除尘系统滞后开启提前关闭

产尘设备开机时,涉及铝镁等金属粉尘的应在作业前10分钟开启除尘系统,其他粉尘除尘系统的启动应先于生产加工系统启动;产尘设备停机后,应至少滞后10分钟关闭除尘系统,并将箱体和灰斗内的粉尘全部清除和卸出。

5

违规处置粉尘

1.具有自燃性的热粉料,贮存前应冷却到正常贮存温度;
2.铝镁等金属粉尘和镁合金屑的收集、贮存等处置环节,应当避免粉尘废屑大量堆积或者装袋后多层堆垛码放;需要临时存放的,应当设置相对独立的暂存场所,远离作业现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并采取防水防潮、通风、氙气监测等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
3.含水镁合金废煤应当优先采用机械压块处理方式,镁合金粉尘应当优先采用大量水浸泡方式暂存。

6

未按规定配备设施出现点火源

1.直接按触粉尘的设备、装置的表面温度应低于该区域存在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
2.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构、部件等均采用防静电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0Ω,不便或工艺不允许直接接地的,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3.在可能产生火花的粉尘收集口应安装火花熄灭装置或隔离阀;非金属可燃粉尘采用正压吹送时,应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措施;存在可能吸入铁、石等杂物粉尘收集口应安装合适的去杂装置。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动火作业

序号

风险点

 

1

未持证作业

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无职业禁忌证。

2

无许可未交底作业

1.实施作业风险分级管控和工作许可:
2.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辨识,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

无防护用品作业

穿戴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如焊接眼护具、焊接服、焊工手套等。

4

环境不可靠作业

1.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升级管理;
2.动火点15米范围内的易燃物/可燃物应进行有效清理或隔离,距动火作业点30米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15米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米范围内、动火点上方及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在动火点10米范围内不应进行可燃粉尘清扫作业;
3.在动火点下方及周围要采取焊接火花接挡措施,杜绝火花引燃可燃物;
4.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

5

作业设备不安作业

1.电焊机及电动工具等应安全性能良好、安全附件齐全;
2.管道、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牢靠、完好。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脂,乙炔瓶减压阀出口应安装回火逆止器;
3.气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倾倒、防暴晒措施,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5米,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大于10米,禁止放置在有限空间内;
4.在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管道等设施上动火作业时,应与生产系统可靠隔断、卸除压力、清洗置换,将所有孔口打开,经气体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6

无监护作业

应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监护。

7

、未按规定现场遗留火源

作业完成后,确认无残留火种才可离开。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动火作业

序号

风险点

 

1

未持证作业

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无职业禁忌证。

2

无许可未交底作业

1.实施作业风险分级管控和工作许可:
2.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辨识,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

无防护用品作业

穿戴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如焊接眼护具、焊接服、焊工手套等。

4

环境不可靠作业

1.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升级管理;
2.动火点15米范围内的易燃物/可燃物应进行有效清理或隔离,距动火作业点30米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15米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米范围内、动火点上方及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在动火点10米范围内不应进行可燃粉尘清扫作业;
3.在动火点下方及周围要采取焊接火花接挡措施,杜绝火花引燃可燃物;
4.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

5

作业设备不安作业

1.电焊机及电动工具等应安全性能良好、安全附件齐全;
2.管道、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牢靠、完好。氧气瓶及其附件不应沾染油脂,乙炔瓶减压阀出口应安装回火逆止器;
3.气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倾倒、防暴晒措施,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5米,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大于10米,禁止放置在有限空间内;
4.在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管道等设施上动火作业时,应与生产系统可靠隔断、卸除压力、清洗置换,将所有孔口打开,经气体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

6

无监护作业

应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监护。

7

未按规定现场遗留火源

作业完成后,确认无残留火种才可离开。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检维修作业

序号

风险点

 

1

作业人员不符合要求

作业人员身体、精神状态符合要求,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危险作业人员已接受安全交底,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

工器具不符合要求作业

所用工器具应检查合格,安全装置完好。

3

、无风险分析

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制定并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4

危险能量源未隔离作业

1.设备检修前,必须对待检修设备停电并锁定设备电源开关。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2.存在其他危险能量源的区域(如垂直提升机下方,有限空间进出的物料口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锁定;
3.其他危险作业场所(如吊装区域等)还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栏。

5

危险作业未审批作业

所有危险作业,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并审批。

6

无统一管理交叉作业

统一协调、管理。存在交叉作业的,应当对同一作业区域内的多个相关方的交叉作业实施。

7

未做好启动确认启动设备

1.检修完毕设备启动前,所有危险能量源锁定已经解除,设备的安全设施及安全联锁已复位;
2.所有停机设备启动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核实设备运行危险区域内已无滞留人员后,才能启动设备。


责任编辑:周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