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有限空间作业 |
||
序号 |
风险点 |
要 求 |
1 |
未审批作业 |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需明确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开展风险分析,制定并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
2 |
未交底作业 |
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包括作业内容、安全风险、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处置措施。 |
3 |
未隔离警示作业 |
作业前应在作业现场设置围挡,封闭作业区域,并在进出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告知牌。 |
4 |
无防护用品作业 |
作业前应配备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如通风设备、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呼吸防护用品、气体检测报警仪、照明器材、通讯工具等。 |
5 |
未通风检测作业 |
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作业过程中应持续通风、连续监测。作业中断的,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
6 |
无监护作业 |
监护人员全程进行监护,与作业人员保持实时联络,不得离开作业现场或者进入有限空间参与作业。 |
7 |
盲目施工 |
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按照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组织科学施救。未采取个体防护、安全隔离、持续通风等救援防护措施盲目施救的,监护人员应当予以制止。 |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涉爆粉尘 |
||
序号 |
风险点 |
要 求 |
1 |
粉尘清扫制度未落实 |
应对生产过程产生粉尘进行风险分析,编制相适宜的粉尘清扫制度,明确清理范围、周期、方式和责任人员,在相关涉爆粉尘危险场所醒目位置张贴,落实粉尘清扫制度并做好清扫记录。 |
2 |
违规设置涉爆场所和设施 |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应设置在非框架的多层建(构)筑物内: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不应设置员工宿舍、会议室、办公室等人员聚集场所; |
3 |
违规设置除尘系统 |
1.不应采用以沉降室为主的重力沉降除尘方式;不应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
4 |
除尘系统滞后开启或提前关闭 |
产尘设备开机时,涉及铝镁等金属粉尘的应在作业前10分钟开启除尘系统,其他粉尘除尘系统的启动应先于生产加工系统启动;产尘设备停机后,应至少滞后10分钟关闭除尘系统,并将箱体和灰斗内的粉尘全部清除和卸出。 |
5 |
违规处置粉尘 |
1.具有自燃性的热粉料,贮存前应冷却到正常贮存温度; |
6 |
未按规定配备设施出现点火源 |
1.直接按触粉尘的设备、装置的表面温度应低于该区域存在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 |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动火作业 |
||
序号 |
风险点 |
要 求 |
1 |
未持证作业 |
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无职业禁忌证。 |
2 |
无许可未交底作业 |
1.实施作业风险分级管控和工作许可: |
3 |
无防护用品作业 |
穿戴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如焊接眼护具、焊接服、焊工手套等。 |
4 |
环境不可靠作业 |
1.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升级管理; |
5 |
作业设备不安全作业 |
1.电焊机及电动工具等应安全性能良好、安全附件齐全; |
6 |
无监护作业 |
应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监护。 |
7 |
、未按规定现场遗留火源 |
作业完成后,确认无残留火种才可离开。 |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动火作业 |
||
序号 |
风险点 |
要 求 |
1 |
未持证作业 |
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无职业禁忌证。 |
2 |
无许可未交底作业 |
1.实施作业风险分级管控和工作许可: |
3 |
无防护用品作业 |
穿戴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如焊接眼护具、焊接服、焊工手套等。 |
4 |
环境不可靠作业 |
1.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升级管理; |
5 |
作业设备不安全作业 |
1.电焊机及电动工具等应安全性能良好、安全附件齐全; |
6 |
无监护作业 |
应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监护。 |
7 |
未按规定现场遗留火源 |
作业完成后,确认无残留火种才可离开。 |
工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检维修作业 |
||
序号 |
风险点 |
要 求 |
1 |
作业人员不符合要求 |
作业人员身体、精神状态符合要求,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危险作业人员已接受安全交底,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
2 |
工器具不符合要求作业 |
所用工器具应检查合格,安全装置完好。 |
3 |
、无风险分析 |
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制定并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
4 |
危险能量源未隔离作业 |
1.设备检修前,必须对待检修设备停电并锁定设备电源开关。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
5 |
危险作业前未审批作业 |
所有危险作业,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并审批。 |
6 |
无统一管理交叉作业 |
统一协调、管理。存在交叉作业的,应当对同一作业区域内的多个相关方的交叉作业实施。 |
7 |
未做好启动确认启动设备 |
1.检修完毕设备启动前,所有危险能量源锁定已经解除,设备的安全设施及安全联锁已复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