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作为百味之首,是我们日常烹饪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提味,还能刺激唾液分泌,提高消化能力,也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护齿、美容、清洁皮肤等功效。正所谓“百味尽可缺,唯独盐不行”。
盐也分“无碘”和“加碘”,就目前的市场而言,无碘盐还是比较少见的,像我们平常买到的,大部分都是“加碘盐”。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着“智力元素”之称。如果碘的摄入不足,不仅会对人的智力和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还会导致甲状腺肿,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症,有很多“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就是因为缺“碘”导致的。早期的食盐中是没有加碘的,但是由于人体缺碘的原因造成很多人出现甲状腺肿大的现象,所以从1995年起,我国便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
一、加碘盐和无碘盐的区别
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的氯化钠食盐,缺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所以大多数地方都会食用加碘食盐。无碘盐是没有添加碘化物的食盐,主要是一些不缺碘地区的人食用。
二、加碘盐——碘缺乏地区建议使用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碘缺乏来源于自然环境,包括土壤和水的含碘量不足,这是不可改变的现状。由于缺碘人群之多,碘缺乏在中国已从一个普通的疾病问题上升为全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这才导致了国家推出覆盖全社会的全民补碘工程。
但是近来网络上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认为我国补碘这么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盐;还有人表示沿海地区吃海鲜多,靠食物补碘即可;也有人认为,碘缺乏后果严重,应继续补碘。
对此,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丁霞曾于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大家如要单用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来满足一般成人碘需要量120μg/d,那么每天需吃105g鲜海带或3g干紫菜或45g虾皮。而按照中国《食用盐碘含量》的标准,如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mg/kg,则需每天摄入5g食盐,烹调损失按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μg,加上饮水和食物中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的需碘量。
因此生活在沿海城市,平时海产品摄入比较多的人群,可以无需选择加碘食盐。但平时海产品摄入不足,亦或者是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则建议使用加碘盐。
三、哪些人需要吃无碘盐
有两类人不适合食用碘盐,一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另一类是生活在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足够剂量的碘,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盐。
无碘食盐能避免因为碘刺激甲状腺素形成甲亢的风险,另外很多海边城市,常年食用海鲜等富含碘元素食材的地区应该食用无碘盐,因为碘食入过量对人体也是会造成危害的。如果本身就患有甲状腺炎的人群更适合食用无碘食盐,这样才能不刺激炎症的加重。
四、无碘盐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无碘盐”的价格更高一些,应该比碘盐更“好”一些。
其实,加碘盐比普通的食盐多出一道程序,价格方面一定要贵一些。但是由于目前还是吃“加碘盐”的群体多,它的生产自然就广泛,所需要的“技术和成本”已经接近于“无碘盐”,价格其实是目前最便宜的。
而“无碘盐”是甲亢患者等群体的必需品,虽然在生产上省去一道工序,但消费用户少,能够生产它的厂家也不多,所以价格自然就会贵一些。
五、吃不适合自己盐的危害
吃碘盐的危害:
缺碘不可,高碘更不行。对于不适宜吃碘盐的人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或高碘地区居民,碘量摄入过高,同样会引起甲状腺疾病,甲亢就是最明显的症状。
吃无碘盐的危害:
适宜人群长期吃无碘盐并不会危害健康,但是处于缺碘地区的人群,长期吃无碘盐可能会造成以下后果:
1. 成人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元素,如果成人长期吃无碘盐而导致碘元素不足,机体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机体反馈结果就会导致甲状腺增生的情况,引起甲状腺肿。
2. 孕妇缺碘易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如果长期吃无碘盐,可能会因严重缺碘可影响胎儿神经、肌肉的发育引起胚胎期和围生期胎儿死亡率上升。
3. 儿童缺碘易影响智力和身高发育
儿童如果长期吃无碘盐,就容易因缺碘而导致智力下降、聋哑、面容憔悴、骨骼和生殖系统发育障碍而发生呆小症。
因此,具体是要食用加碘盐还是无碘盐还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理性的选择,不要盲目的去跟风去选择“好的”。对于一些普通健康的人群来说,日常最好建议食用加碘盐,能够很好地保证身体的健康发展。